微信公众号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创新成果发布 >

日照城市大脑赋能城市治理探索实践

2022-07-03 14:48:04
一、系统平台简介
日照城市大脑(一期)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城市大脑运行管理中心和城市大脑平台。

(一)城市大脑运行管理中心

城市大脑运行管理中心是集科普展示、数据汇聚分析、运行指挥联动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场所,位于日照国际博览中心F区一至三层。其中,一层为日照智慧城市科普体验中心,面向市民开放,展示智慧城市最新建设成果、未来展望和互动体验;二层为运行中心,设立指挥大厅和联合办公区域,实现平时和战时的协同指挥;三层为运行保障中心,为城市大脑提供战时研判和日常运维保障。

(二)城市大脑平台

城市大脑平台通过业务系统打通融合、基础数据资源共享,为全市数字政府建设提供视频监控、物联感知及时空信息等资源,高效赋能应用场景。

二、系统平台信息化创新情况描述

城市大脑采用五横三纵架构,夯实云、网、端城市支撑底座,建设数据、业务、一体化赋能系统,探索实战实用好用的应用场景,完善标准规范体系、安全保障体系和组织运作体系。

(一)五横
(1)物联感知/数据采集层
全市统建、各单位分布式建设和整合利旧,物联感知前端设备和数据采集及业务管控系统。
(2)云存储/云计算/网络通讯层
全市统建和整合利旧,统一的网络通讯、云存储、云计算和大数据计算设施。
(3)数据赋能/业务赋能层
归集和共享全市各类数据资源和业务系统,建立全市统一的数据中台、业务中台、城市视频应用支撑平台、城市物联网平台和城市时空大数据平台,提供数据、业务和工具赋能。实现数据的应归尽归、业务应收尽收。
(4)一体化平台赋能层
利用数据赋能和业务赋能,打造全市一体化的数字驾驶舱、协同指挥平台、应急指挥平台、城市治理APP(日照政通APP)和城市服务APP(日照通APP),提供一体化平台技术赋能。
(5)应用场景层

日照城市大脑已建成智慧城管、智慧应急等50多个应用场景。

(二)三纵
(1)标准规范体系
建立统一的标准规范体系,确保数据融合、业务融合和应用扩展的标准规范。
(2)安全保障体系
建立统一的安全保障体系,确保数据安全和业务安全。
(3)组织运营体系
建立统一的组织运作体系,建立场景专班和运营团队,确保快速高效建设业务场景,确保平稳顺畅运营系统平台。
三、系统平台的社会经济效益
城市大脑目前已经初步实现了“一屏观全域”“一网管全城”“两端同赋能”三大目标。
(一)一屏观全域
城市大脑数字驾驶舱上呈现的是实时更新的12345、110接电、空气检测超标数等数据,这些数据能动态感知城市动态,实时了解城市运行情况。目前,城市大脑平台汇集数据超过36亿条,上屏城市体征数据909个,归集数字城管、智慧交通等各类管理系统146个,城市部件70余万个,接入全市监控视频约6.4万路,打造智慧城管、智慧应急、出租车空气走航监测、无证明入学等50多个应用场景。
(二)一网管全城
城市大脑通过对各业务系统的打通、汇聚、共享,有力支撑了技术融合、业务融合、数据融合,实现了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融合,从而更好地辅助城市管理者及时精准地发现问题、对接需求、研判形势、预防风险、高效处置。
城市大脑建设了市级和各区县、各委办局两级协同指挥平台,接入了数字驾驶舱自动报警数据和委办局、区县协同工单数据,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协同联动,高效处置一件事,实现一网管全城。例如出租车走航场景,在全市出租车顶部安装走航空气质量监测设备,这些设备就像满大街跑的“城市鼻子”,走航监测数据与固定监测站形成点面结合、有效互补。这些出租车穿梭在城区大街小巷,监测数据实时传给城市大脑,若空气质量超标,将出现报警,并生成工单推送至城管部门,城管部门确定何处需要洒水降尘,问题处置完后,处置结果推送至城市大脑,形成闭环。
(三)两端同赋能
城市大脑两大移动端数字界面,即服务于城市治理者“日照政通APP”,用来赋能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实现上传、下达、协同、指挥“四个直通”;服务于企业、群众的“爱山东·日照通APP”,用来赋能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实现便民、惠企、民生、民意“四个直达”。
日照政通APP能够让公职人员随时随地下达政令和上报信息。通过掌上驾驶舱,随时随地了解城市运行的“脉搏心跳”,发现问题及时处置;掌上协同指挥,保证管理者政令畅通,执法者快速反馈,实现事件工单全流程闭环管理,“一网统管”触手可达。一个典型应用是资源普查场景,全市6000余名网格员,通过定位、输入、拍照三个简单步骤,在一周内普查了全市15万路摄像头基本情况,实现一机一档。这个效率在以往是不敢想象的。
依托城市大脑建设的“爱山东·日照通APP”,目前已经上线城市服务、政务服务2010项,当前我们正加快推动更多服务应用上线,努力让市民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

版权声明:
1 网站注明“来源:中国通信工业协会平台经济创新专委会”的所有作品,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通信工业协会平台经济创新专委会”。
2 凡本网站注明“来源:XXX”的作品,均转载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提供的资料如与相关纸质文本不符,以纸质文本为准。

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銮智慧信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京ICP备2001363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