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创新成果发布 >

上海刑事案件智能辅助办案系统

2022-07-03 14:52:11
一、系统简介
研发“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软件”(简称“206工程”)是中央政法委交给上海的一项重大任务,是上海政法系统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要遵循司法规律,把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和现代科技应用结合起来,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重要指示的实际行动,取得的重大成果。根据我国《刑法》《刑事诉讼法》以及刑事司法规律和刑事诉讼规律,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并研究人工智能现阶段的特征及发展趋势,将系统定位为:“智能辅助办案系统”,将系统名称确定为:“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上海刑事案件智能辅助办案系统”。在实现刑事案件证据标准、证据规则统一指引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对证据的校验、把关、提示、监督作用,以辅助侦查员、检察官、法官办案。该系统是“AI侦查员助理、AI检察官助理、AI法官助理”(不能理解为“机器办案”、“机器定罪量刑”)。
二、系统平台信息化创新情况描述
系统具备26项功能(近百项子功能),主要功能及作用:
一是制定证据标准、证据规则指引(世界首创),目前已扩展到五大指引功能:立案标准指引、现场勘查指引、审查逮捕指引、审查起诉指引、要素式讯问指引。
二是创建证据校验、提示、把关、监督功能(世界首创),有效防范冤假错案。运用人工智能新技术,精准地对证据进行校验、及时发现证据中存在的瑕疵和证据之间的矛盾。
三是创造智能辅助庭审功能(世界首创),让正义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使庭审实质化真正落地见效。
四是建立统一网络运行平台(世界首创),实现办案流程再造。实现了整个刑事诉讼活动全程可视、全程可控、全程留痕、全程监督,防止司法任意性。
五是系统的多项功能集成,节约司法资源、成本,提升办案质效。如法律文书自动生成、辅助庭审、类案推送等多项功能的结合应用,大大地提高了办案质量和效率,成为办案人员离不开的智能助手。
六是建章立制保障应用,夯实“206系统”运行的制度基础。目前上海公检法机关已共同建立了18项工作制度及机制。
七是向司法行政系统延伸。2018年起,“206工程”已向司法行政部门延伸,重点研发了减刑假释办理、法律援助等功能,有效提升工作效率。
八是向民事、行政审判领域延伸。“民事、行政206系统”在办案要件指引的统领下,按照办案流程节点,根据立案、诉前调解、庭前、庭审、评议和裁判等不同阶段,目前已研发完成了21项功能,实现全流程智能辅助办案。
三、系统平台的社会经济效益
(一)全市推广应用情况
自2017年7月起,“206系统”在市部分试点单位试运行;至2018年4月在全市逐步推广应用;至2018年底已在全市全面推广应用,达到市委政法委确定的“三个100%”的工作要求(证据标准指引覆盖常涉罪名达到100%;上海常涉罪名案件录入系统达到100%;一线办案人员运用系统办案达到100%)。至2019年底,上海刑事案件办理实现了从立案、侦查、报捕、起诉、审判均在“206系统”内运行。“206系统”经过四年的实践检验,得到办案人员认可,深受一线办案人员的欢迎,成为办案人员离不开的智能助手。详细数据情况如下:
自2019年1月至2021年11月:
公安机关累计录入案件123,894件;
检察院受理逮捕案件54,365件;
检察院受理公诉案件69,791件;
法院受理案件59,661件;
法院审结案件53,864件。
累计录入证据材料页43,883,431、提供证据指引179,589次(依系统点击量统计)、提供知识索引1,580次、提示证据瑕疵24,679个。
(二)全国推广应用情况
按照中央政法委的部署,上海市206工程办公室负责协助做好在全国部分省市推广应用工作。为此,市206工程办公室专门成立协助外省推广应用工作组,负责此项工作。
截至2021年6月,“206系统”已在安徽、山西、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贵州、云南、吉林、青海、深圳、海南、拉萨、河南11个省市开展试点应用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版权声明:
1 网站注明“来源:中国通信工业协会平台经济创新专委会”的所有作品,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通信工业协会平台经济创新专委会”。
2 凡本网站注明“来源:XXX”的作品,均转载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提供的资料如与相关纸质文本不符,以纸质文本为准。

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銮智慧信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京ICP备2001363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