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创新成果发布 >

凤凰金融智审

2022-07-03 15:06:52
一、实践成果、系统平台简介
“凤凰金融智审”脱胎于浙江省高院在杭州市上城区法院的试点项目,旨在打造办案质量更高、审理效率更快、司法服务更优的全流程自动化流转金融纠纷智能审理场景。2021年,“凤凰金融智审”深入贯彻省委数字化改革决策部署,落实浙江“全域数字法院”重大改革任务,按照“三张清单”逻辑主线,准确把握综合集成方法,以“小切口、大场景”为突破,聚焦数字化赋能司法,对照全省数字化改革应用“一本帐S0”,深入参与数字法治系统中的社会矛盾风险防范化解应用项目建设,不断进行智能化迭代升级。2021年9月升级上线“凤凰金融智审”3.0版,推动金融纠纷整体智治水平迈上新台阶。
二、实践成果、系统平台信息化创新情况描述
(一)业务流程重塑,当事人和法官的获得感提升
研发智能化“异步审理”功能(即错时审理功能),打破了时间与空间对传统庭审模式的束缚,当事人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参与庭审。只要当事人登录上线,AI法官助理“小智”就会引导当事人进行答辩、举证、质证等诉讼环节,在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利的同时,为当事人提供7*24小时在线的全时空泛在服务,当事人可获得更为便捷化的诉讼服务。
研发智能化“多案联审”功能,帮助法官开庭时对同时段、同案由、同原告的案件进行合并审理,AI法官助理实时推送多案件的智能点:包括诉请确认、争议焦点归纳、风险点、金额计算及文书实时生成。推动“小智”实现从同时段管理一个案件向同时段管理多个案件的跨越,从原本的单人对弈升级至“多面打”,辅助法官高效审理案件,极大地提高庭审效率、节约司法资源智能化。同时,“多案联审”功能通过智慧庭审改造,实现了内外网的互联互通,即法官可在浙江法院内网操作、当事人可在外网操作,最大程度推广了技术应用。
(二)立审执全流程兼顾,实现数据开放安全
在诉讼前端,“凤凰金融智审”3.0对接“浙江解纷码”,将申请调解的金融纠纷案件自动分流给调解组织与调解员,实现金融案件的诉前化解、多元解纷,推动金融纠纷诉前解纷,有效推进诉源治理工作。后端增加智能审查执行立案功能,对接浙江法院“智慧执行”2.0,助推“执行一件事”改革,让当事人“一次不用跑” 。同时向外与区块链技术对接,针对互联网金融中电子证据真实性认证难的问题,提供电子证据同链验证功能,并就验证结果生成报告,增强了智能认证能力。
(三)积极服务党委政府,防范金融重大风险
“凤凰金融智审”3.0以上城法院为智审数据研发基地,开发金融纠纷智能化数据平台,助力法院系统从“经验决策”向“数据决策”转变。同时,打破数据壁垒,让司法大数据和政务大数据有效融合、实时共享,为党委政府金融决策提供司法数据参考,辅助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四)降低当事人诉讼成本和法院办案
节约时间成本,全流程无缝对接、自动流转并100%当庭宣判,减少了各个环节用时,为当事人缩短等待时间,加速纠纷解决和资产处置速度;节约物力成本,全流程在线化、无纸化,为当事人减少差旅、物流、印刷等成本。智能化辅助下,法官办理每个金融借款纠纷案件需投入精力的时间40分钟以内,比传统模式减少约50%,大幅度释放法院人力资源,更好地集中精力解决难案、难题。
(五)进一步提升司法公信力
算法非主观性特征显著,更好地实现了对所有诉讼参与人一视同仁,保证了类案裁判客观、公平、统一。办案全程留痕,案件审理信息可以更直接、更快速地抵达当事人,并在第一时间对当事人的需求进行反馈,优化了当事人的诉讼体验,提升人民群众司法获得感,提升司法公信。
(六)法庭专业性得到强化
通过办案各类成本精简、优化司法资源配置,上城法院基金小镇人民法庭作为华东地区首家专门办理金融类案件的派出法庭,充分发挥金融司法专业性和主动服务能动性,通过走访辖区金融机构企业、调查研究分析案件数据等,及时发现风险,提供司法建议,更好地强化金融监管司法保障、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司法服务品质和法庭办理金融案件专业性得到巩固提升。
三、实践成果、系统平会经台的社济效益
“凤凰金融智审”试点运行以来,已适用案件1053件,处理案件标的额达3亿元(人民币),涉及100多家企业,2300多个当事人,庭审效率提升6倍;从原本动辄上百页纸质卷宗移交,变为100%无纸化流转,形成电子诉讼各环节、全流程、全要素的完整链条,目前在杭州、宁波、台州等8个地区推广,覆盖199家银行机构、8718个网点,惠及8万余家企业,在企业侧、法院侧、治理侧均实现省市县三级贯通。首创的“凤凰智审”模式,已在全省大范围(除舟山区)试点推广应用,适用于民事、行政、刑事等领域的版权智审、买卖合同智审、刑事危驾智审、行政非诉智审、电子督促程序、诉前调解智能合约等情况,智能化成效不断凸显。
版权声明:
1 网站注明“来源:中国通信工业协会平台经济创新专委会”的所有作品,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通信工业协会平台经济创新专委会”。
2 凡本网站注明“来源:XXX”的作品,均转载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提供的资料如与相关纸质文本不符,以纸质文本为准。

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銮智慧信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京ICP备20013635号-1